一家三口在一起其乐融融,中为李长东。 记者廖雯颖摄
揣着爸爸遗照冲刺高考
今年20岁的李长东是山东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长着一张娃娃脸的他见人总是面带笑容,偶尔会显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凝重表情。
“我哥心里有事儿都不肯说。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压力老大了。”妹妹李雪说哥哥李长东这一年变化很大,“从前我哥脾气可大了,自从我爸去世了,我哥的脾气就变了,再不随便发火了。”
2009年开春,李长东还是黑龙江黑河市嫩江县九三一中正在全力冲刺高考的一名考生。父亲李松峰已经因为得了骨癌卧病在床一年,翻身都需要妈妈帮忙。
一年前为了给爸治病,家里用光了卖十年豆腐攒的三四万块钱,妹妹已经辍学半年多了,家里负债五六万元,可父亲病情却一直恶化,过去一百六十斤的壮汉已经瘦得不到一百斤。
李长东说:“连我妹都辍学了,当时我想就不念了。是我爸跟我说:‘东子,都供了你高中三年了,爸就指着你考个好大学,爸也没白死。’”
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父亲坚持要求回到500多里地远的拜泉县老家。临走前,李长东偷偷告诉妈妈,“等爸快不行了,一定要叫我回来。”
李长东一个人留在九三一中,只揣着父亲一张照片,把自己关在学校附近租的小屋子里,每天疯了似的做题到夜里一两点钟。短短两个月成绩在级部进步了近百名。
为了让李长东全心备考,母亲和妹妹瞒着他父亲的死讯,办完了头七才回到嫩江。高考录取结果出来,考上山东理工大学的李长东成为村里头一个大学生。第一次给父亲上坟的他坐在墓碑前从上午10点说到下午5点:“爸,我考上了。”
花一块钱都是大事
为了给李长东筹学费,母亲张桂双把老家的房子和分得的四亩地都卖了。交完学费、住宿费和书本费,兜里装着母亲塞的500元钱,李长东一个人坐了三天火车来到淄博,开始大学生活。
家里那时已经负债近10万。母亲留在老家的大姨家帮着干农活,妹妹在嫩江拉面馆打工。三个人分居三地。
刚到淄博的第一个星期,李长东就在大街上来回寻觅“商机”。他已经下定决心,要自己挣以后的生活费,不让家里出钱。靠着发传单、周末去淄博饭店当服务生每小时挣五块钱,有时还给艺术生当绘画助教,零零碎碎,李长东每个月能挣两百多块钱,“这样生活费就够了。”
李长东喜欢打篮球,可到大学以后不怎么打了。记者问起原因,李长东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打球太费鞋了。我的衣服鞋子全是上大学前家里亲戚给买的,到学校没再买过。我已经习惯了,对我来说,花一块钱也要考虑。”李长东说完笑笑。
去年开学到现在,李长东没花过家里一分钱。每天打工两三个小时,还要兼顾学习和学生会等工作。他是班里的团支书,还成为学校学生会权益部副部长。
李长东的辅导员施海花发现了这个懂事的单亲孩子的艰难家境。“学校一直很注意贫困生的补助。因为李长东综合表现很好,他被评上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这是国家专门为家境贫寒的好学生设的奖学金。”施海花告诉记者。
把母亲和妹妹接到淄博
李长东很感激这位热心的辅导员,他亲昵地称呼施海花为“花姐”。“花姐知道了我的情况,建议我把妈妈和妹妹接过来。”李长东说,学校很照顾他,学校新生工作部的刘昕书记专门找他谈话了解情况。而辅导员施海花更是帮助他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为他找到了自己从前在教工宿舍住的房间,十几平方米的屋子带暖气,每月只要90元租金,水电还全免,让一家人住。又联系上学校北园食堂,帮他43岁的母亲找到食堂切菜工的工作,每个月能拿1000元的工资。
“施老师人非常好,经常来看我们。”李长东的母亲张桂双非常感谢施海花。
又因为张桂双所在食堂经理的介绍,18岁的妹妹李雪找到了本地快餐店服务员的工作,基本工资是900元,还有提成。
对于目前的境况,娘仨都感到满足。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每天能见着面唠嗑了。因为工作的关系,母亲张桂双每天早晨五点多就要起床,六点赶去食堂。而妹妹则要晚上下班快9点才能到家。晚上成为一家三口最幸福的时刻。
“每天晚上回来都有说不完的话,感觉老好了。”李雪说,终于有了家的样子,因为家人都团聚了。
正月初十这天,李长东带着妈妈和妹妹,从黑龙江老家到了自己上大学的城市淄博。这并不是大一新生带着家人旅游。父亲去世已经快一年了,李长东说服在老家务农的妈妈和早已退学打工的妹妹,三个人迁到淄博生活。
如今,妈妈在李长东就读的山东理工大学老师的帮助下,成为了学校一名食堂切菜工,妹妹也找到了新工作,“这样我们一家又团圆了。” |